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葛相刚:优秀教育工作者

(来源:微言常德教育)

站上讲台30年,工作过7所学校,历任6所学校校长,葛相刚始终在石门县的所街乡、雁池乡、罗坪乡、蒙泉镇、白云镇等偏远山区学校兜兜转转优秀教育工作者 。生于大山、长于大山、走出大山的他,最后坚定地回到山乡、扎根山乡。

2024年7月,葛相刚从石门县罗坪乡中心学校调任所街乡中心学校校长,这一次调动,是他职业生涯里的一次主动申请优秀教育工作者 。申请理由是:年迈的母亲和岳父岳母生活在所街乡,妻子在县城任教,老人们身边需要家人照应。其实葛相刚内心最真实的理由并没有明说:他任罗坪中心学校校长已5年,5年奋斗,罗坪乡中心学校一切已进入正轨,他已经没有“挑战”了。

不断挑战教育不均衡的山区学校工作难点,刻进葛相刚的骨子里优秀教育工作者 。2024年,葛相刚获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大校长”

在石门乡镇,老师和乡亲们为便于区分,称中心学校的校长为“大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 。大校长统管该乡镇中学、小学、幼儿园和教学点。但葛相刚所理解的“大”,是责任大。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葛相刚:优秀教育工作者

从教30年来,葛相刚从未离开过课堂优秀教育工作者

“我们乡完小距离中心学校将近1公里,清晨起床铃响前,他就已经在校内转了一圈,学生进校时他协助执勤……”罗坪乡完全小学校长陈俊武对葛相刚的敬佩溢于言表优秀教育工作者 。从乡中心学校到距离最远的安溪完全小学,多少个分岔路,多少个村组,葛相刚了然于心。在罗坪乡的5年里,他对所辖的1所中心学校、1所完小、1所幼儿园、1个教学点一天一巡视,雷打不动,每天微信步数近2万步。

相较罗坪乡,所街乡生源多一些、地域范围广一些,学校也分散一些,所街中学、完全小学、中心幼儿园、水南渡小学和幼儿园,加上添坪、磨香坪2个教学点,校与校之间最远相距10公里,葛相刚将徒步巡校改为定期开车巡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7月20日,我记得这个日子,县里开会谈话后,葛校长直奔所街乡各所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幼儿园园长梁神韵回忆第一次见到葛相刚的情景,当时,葛相刚将办园规模、师资力量、招生情况等问得仔仔细细。

新到任的这个暑假,葛相刚一天不落地奔走在所街,扎扎实实干了三件事优秀教育工作者 。第一件事,他走遍所街乡17个村(居),把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特殊关爱的学生登记在册;第二件事,他将水南渡校园一侧的荒坡辟作学农基地,将废弃的厕所改造成养猪场,秋季开学时,孩子们就能自己种菜喂猪搞劳动了;第三件事是全力备战县里四大球赛。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葛相刚:优秀教育工作者

水南渡完小学农基地里,学生们开心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优秀教育工作者

乡镇学校重点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让学生成为品行兼优、身心健康的社会劳动者,葛相刚将“崇德尚文,健体美心”树为学校校训,备战县里四大球赛就成为提振师生精气神的突破口优秀教育工作者

学校工作群里发布:从5年级学生中选苗子,挨家挨户打电话,邀请来中心学校集训,不仅免费参训还包午餐优秀教育工作者 。“8月5日起,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训练同时启动……”老师宋文星是一名特岗教师,从教6年紧随葛相刚,他佩服导师的感召力:“葛校长重视学生文体活动,这次集训他请回退休老师,自掏腰包给这位老师买了上海回常德的机票。”“集训时,操场上热气腾腾,校长、副校长不仅一起当着日头晒,还不时送水送零食,葛校长还不时上场挥挥拍、投投球,让孩子们更加投入。”

“师生们争气,给全乡提气!”去年9月至12月,县四大球陆续开赛,好消息一次次传到所街乡学校:第一名,羽毛球包揽男单、女单和团体冠军,篮球获得男子和女子组冠军,乒乓球也是大满贯优秀教育工作者 。每场葛相刚必到现场,学生们接连拿下7个冠军,葛相刚7次当场给奖,学生们兴奋的脸蛋上写满了骄傲和自豪。

所街乡中心学校安全副校长雷友平说起他眼中的葛相刚,用了“抻敨”和“时间管理大师”来概括优秀教育工作者 。“抻敨”这个方言简直是为葛相刚量身打造,他穿衣抻敨(干净整洁),学校管理也抻敨(环境整洁卫生)。他会随机进教室、进食堂,发现问题,拍图为证,即时分享在学校行政群。他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同时要求老师们学会享用信息化时代给予的红利。他学着玩,虽然玩不过几秒。他也看B站、小红书。“孩子们关注的点,老师都要关注和了解,这样才有可能共情。”他说。

面对新的学情、教情,如何因地制宜缩小差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和班子成员一起谋划优秀教育工作者 。首先循序渐进,第一个学期,教师们从一个段落或者一道题的讲解开始进行探讨、交流,第二学期上完整的汇报课;坚持传帮带,一名资深教师带一到两名年轻教师;中心校建起信息化资源库,课件、教案、练习、检测等资源共享……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生活上的关心也不能少优秀教育工作者 。“老师们心里温暖,工作才更有劲儿”。有老师的孩子当年高考,葛相刚会把这名老师的课安排在周五上午,好让老师提前半天下山进城照顾孩子;老师评职称,他提供“高级教师”的专业指导,并在石门县城的家里自费购置打印机,免费为老师打印职称材料。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葛相刚:优秀教育工作者

磨香坪教学点的孩子们在大课间打篮球优秀教育工作者

“大家长”

上午第四节课时间,七年级的一位班主任在男生楼前焦急踱步,拨打着家长电话优秀教育工作者 。原来,这位班主任一早发现有名男生疑似水痘,医生建议学生自行回家隔离,学校收到消息立即向乡公卫办报备,但家长迟迟未来接孩子。葛相刚看看时间,果断安排老师驾车护送男生回家,并询问值班人员消杀情况。

在所街乡,1570名学生有7成留守孩子,这些孩子进入学校开始,葛相刚就成为了他们的大家长优秀教育工作者 。这些年,无论毕业多久,很多学生遇到喜事和难事,第一时间会想到找葛校长、葛老师。有时候甚至连回乡的车费没了都找葛校长了难。有老师开玩笑,“葛校长和学生、家长的联络不是3年6年9年,是终身。”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葛相刚:优秀教育工作者

食堂里,葛相刚和师生交流优秀教育工作者

去年,一名早已从罗坪乡中心学校初中毕业、在石门县六中读高三的学生突发阑尾炎住院没人照管,在江苏务工的学生父母情急之下求助于葛相刚优秀教育工作者 。他立即联系在六中任教的学生,让学长接下陪护学弟的任务。这也让葛相刚意识到,在留守青少年占大多数的乡镇学校,可以将原来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学长助学志愿团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地给予孩子一些经济和精神等方面的实际帮助。

95后刘锐成为学长助学团队核心成员优秀教育工作者 。职校毕业后,刘锐从擦车工做到年薪40万元的4S店总经理。2019年,孝顺的他为照顾年迈的爷爷辞职回石门创业。

“我和老婆都是葛老师的学生,回乡创业开始非常艰难优秀教育工作者 。听说我钱不够,葛老师从山上捎来他的工资卡,密码写在一张纸条上,里面的数额我永远记得:98000元……”与存折一同捎来的还有葛相刚的一句话“要么做到第一,要么做到”。老师的雪中送炭开启了刘锐的创业之路,如今的刘锐涉猎餐饮、汽车销售、培训等多个产业,带着50多人的团队。作为常德市青年创业导师,刘锐有机会去各地宣讲,多次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而葛相刚却说,如果有能力的话,你们就帮还未走出大山的学弟学妹们一把。于是,刘锐成为学长助学志愿团队中的骨干。

在乡镇工作30年,葛相刚见到过很多家庭贫困的学子优秀教育工作者 。学生覃明杰从小无人监管,葛相刚从一年级开始就把他带在身边,吃住在一起,直到覃明杰考上石门一中。高二那年,葛相刚察觉到覃明杰有阵子闷闷不乐。原来,覃明杰想参加一个夏令营,但没钱。葛相刚二话没说就给他交了营费。考上大学的覃明杰现在已做到上市公司技术高管,但在人生重要节点,他仍然会像给父母汇报一样,征求老师的意见。

而学生吴古松却是另一类“临界生”状态,家庭困难的吴古松在葛相刚家跟吃跟住整整8年,葛相刚给吴古松开小灶,提升他的文化素养优秀教育工作者 。这批“中不溜”的学生勤奋努力,做事踏实,他在职业规划上,会建议他们考免费师范生扎根乡村。这些年,他送出去了20多名免费师范生,也为家乡补充了师资。

葛相刚的妻子李莉对这个“大家长”名号有些微词,“我习惯了家里长期一仗(群)伢在屋里优秀教育工作者 。”李莉的母亲也是乡镇老师,她特别理解和支持女婿的工作。每个寒暑假里,一群孩子来家里免费补课,岳父岳母忙得不亦乐乎,一桌一桌的饭菜给学生们准备好,将自己的退休金也搭进去了。“无法想象没有他们的支持,我能坚持下来。”葛相刚特别感恩岳父岳母承担了他工作的另一部分。

从当老师开始,葛相刚每年拿出两个月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从最初每年500元到现在每年2万元,累计接近30万元了优秀教育工作者 。“这些年他资助学生的费用,我也是看了报纸才晓得的。”李莉笑着说。

“点灯人”

葛相刚从未脱离过三尺讲台优秀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他教过语文、历史、数学、道德与等学科,带过奥数班,学生拿过省级数学奥赛一等奖。在罗坪乡,他创造了全校14个学生考上石门县一中,他任教的班占一半的记录。“在乡镇学校,像我这样的70后已经很少上讲台了,所街乡115名老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需要传帮带。”葛相刚说。

最近10年,葛相刚担任道德与课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众所周知,这门课教学难度挺大,他力推思政课程由虚向实,将石门九子鞭、腰鼓、土家山歌等当地民俗文化融入学校大课间活动,这一做法被央级媒体推介,罗坪乡中心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他还结合学校地域特,带领师生种茶制茶,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学校年创收60多万元,罗坪乡中心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劳动教育示范校。不仅如此,暑假里,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聚拢到茶场,这里就成了“留守儿童俱乐部”,大家有活儿干,有话儿聊。

山区农家居住分散,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目前所街乡还保留了添坪和磨香坪2个教学点,它们是由原来的完全小学变成村小,最近几年又降为教学点优秀教育工作者 。添坪教学点1名教师带着2名一年级学生、4名幼儿园孩子,磨香坪教学点由2名教师负责幼儿园和小学一至四年级12个孩子,实施复试教学。对于教学点的撤与留,葛相刚走村串户,听取任教老师、在读学生家长和当地村委会的意见。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葛相刚:优秀教育工作者

葛相刚看望添坪教学点的师生优秀教育工作者

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滑,年轻一代进城,老龄化加剧,已经导致乡村学校生源严重萎缩优秀教育工作者 。葛相刚在走访中发现,所街乡磨香坪村2000多人口,2024年新生儿只有3人,死亡19人,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以减员20余人的速度在收缩。

未来山村是什么样子?乡村学生、乡村学校和教师的出路在哪里?葛相刚深感责任重大优秀教育工作者

2023年,葛相刚又多了一个身份——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直是他关注的话题,葛相刚撰写建议案,呼吁推动乡镇学校等硬件设施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等软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乡镇教育如何更适应乡村产业未来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实用的人才,是这位扎根乡村教育30年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山里的孩子需要关注,特别是生活和情感上的关注,社会病的根源往往藏于情感优秀教育工作者 。”葛相刚说,面对孩子们近视、肥胖率和心理问题的攀升,以及对手机的沉迷依赖越来越深,他萌生出打造“少年军校”的想法。这些年,反哺家乡的孩子渐渐多了,每每收到这种反馈,内心很是满足。

采访时,他不止一次地表达:“扎根山里对我而言不是苦哈哈,我更感受到的是一种被需要,是一种享受优秀教育工作者 。除了考学,我们需要为山区孩子开辟更多的人生道路,这才是让我坚守下来的持续动力。”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胡南 韩冬 张瑜 覃业彦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gdhhzx.com.cn/post/515.htm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