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为后发先至注入强劲动能:师德为先

2月27日,连云港徐圩新区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釜式EVA装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施工井然有序师德为先 。“今年9月底,10万吨/年釜式EVA将全面中交。”化工新材料项目部施工经理王楠说。项目建成后,盛虹石化产业EVA产能累计将达到105万吨,使盛虹成为世界级EVA生产基地。

“干字当头”,港口、工地、车间……连云港处处掀起奋进浪潮师德为先 。过去一年,连云港锚定“后发先至”目标,锐意创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后发先至”注入强劲动能。一组数据展现亮眼成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工业用电量增长9.8%、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6.3%,多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重点产业项目投资超1500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0个。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连云港将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扩投入、促消费、优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守牢发展底线红线,奋力书写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过硬答卷。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化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创新师德为先 。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里,预处理、制氢、加氢等装置开足马力生产。“吃”进的是“地沟油”,产出的是澄澈透明的生物航空煤油。“我们自主研发废弃油脂差异化预处理技术,申报8项国际、国内,成品转化率达74%,位于行业前列。”公司总经理何健介绍,嘉澳公司还投入1.1亿元打造生物航煤实验室,深挖产业革新技术和产能潜力。“未来,秸秆、玉米芯、蓝藻都可能成为原料,通过对化石基能源的替代,推动绿可持续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提档,连云港逐步形成石化化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在既有基础上加快工业化步伐,连云港推动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产业链逐步健全师德为先

徐圩新区是连云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工业化的主战场师德为先 。走进石化产业基地,纵横交错的管廊与高耸的炼化装置构成“钢铁森林”。2024年,徐圩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2.6%。以盛虹石化、卫星石化、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龙头的三大石化产业集群全面形成,与包括奥升德、SK新材料、思派新能源在内的10余个下游产业链项目,在石化产业基地内部实现了基础原料的高效利用,形成从原油炼化到高端新材料的全产业链。

新医药产业领跑全国,新材料产业创新力全国领先,新能源产业成为连云港市重要增长极……连云港出台推进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的具体行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师德为先

以双向开放构筑“”强支点

2月23日,装载1000台新能源汽车的“大丰港黎明号”轮从连云港港滚装码头顺利启航驶向墨西哥师德为先 。去年,从连云港港运输出口的汽车超过35万台。一港通天下,连云港港最大的码头泊位可停靠40万吨巨轮,辟有集装箱航线98条、杂货滚装航线29条,基本实现深水大港、班轮航线、国际班列、物流场站的无缝对接。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46亿吨。

开放是连云港最大的特师德为先 。自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连云港充分发挥区位、港口等优势,高水平提升开放能级、高质量打造开放门户、高层次深化开放合作,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走进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一面巨大的屏幕上,闪烁的光点显示着中欧班列行经的一个个站点,缤纷的线条从黄海之滨一路铺展至亚欧大陆腹地,勾勒出6条班列运营线路师德为先 。作为共建“”倡议提出后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项目,中哈基地自运营以来累计到发中欧(亚)班列6740列,累计运量突破58.4万标箱。

聚力打造“”强支点城市,连云港深度融入共建“”大格局,推进“两基地、一班列”提档升级,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师德为先 。中哈物流基地服务能级持续提升,实现智能化调度、可视化生产、无人化作业、船站车直通,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迈入实施阶段,位于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宽轨铁路即将进入铺轨施工关键节点,乌兹别克斯坦UZ物流公司在上合物流园成立独资公司,打造乌国汽车零配件中转分拨基地。

“连云港将加快推进与徐州共建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推动以连云港港为基本港开展‘’大宗商品贸易,更高质量打造‘两基地、一班列’标杆示范,更高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高水平做足陇海线文章,全面提升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能级师德为先 。”连云港市发改委“”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软环境提升铸就发展硬实力

营商环境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师德为先 。2月6日召开的连云港“新春第一会”聚焦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引导全市上下以优质项目的接连落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推进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加快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提供有力支撑。

“困扰企业多年的产权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后,我们就能便利地进行,而且可以抛开顾虑,一心一意推动企业发展了师德为先 。”拿着不动产权证书,连云港根深纸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学中激动地说。

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去年以来,连云港全力擦亮“连心城、贴心港”营商环境品牌,“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实现市域全覆盖,“综合查一次”改革入选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8.8%,不动产登记“不对应审核”模式在全省推广应用师德为先

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师德为先 。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现场,大科学装置平台全面进入验收阶段。作为我国化石能源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平台与30余家单位组建用户会,推动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今年,装置有望全面建成,将为连云港石化基地等临港产业发展提供能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

716研究所国家濒海试验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加快建设、7000吨级试验船即将海试……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为产业发展积累雄厚的动力师德为先 。随着新一轮科技创新政策印发实施,科学孵育体系持续完善,连云港去年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2277家,创历史新高。

机遇属于奋进者,从黄海之滨到亚欧大陆腹地,从产业蝶变到开放跃升,连云港正以“后发先至”的魄力,以“开局即决战”的拼劲,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师德为先

记者 吉凤竹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gdhhzx.com.cn/post/440.html

友情链接: